桂阳:文明之花绽放 千年古郡蝶变

时间:2022-09-18 13:15:32 | 浏览:2613

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欧阳海烈士纪念馆向少先队员们讲解烈士事迹。桂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朱阳辉在五云观农贸市场调度文明创建工作。交通劝导员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到社区帮助老人 。红网时刻6月11日讯 (通讯员 谭剑 李卓林 张日

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欧阳海烈士纪念馆向少先队员们讲解烈士事迹。

桂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朱阳辉在五云观农贸市场调度文明创建工作。

交通劝导员开展文明交通劝导。

志愿者到社区帮助老人 。

红网时刻6月11日讯 (通讯员 谭剑 李卓林 张日生)桂阳,别称“蓉城”,犹如一株出水芙蓉,其根扎在“千年古郡”“千年矿都”“千年民居”的深厚土壤中,绽放出美丽的文明之花。

这里,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微笑服务随处可遇,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群众文明素养全面提升。近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桂阳秉持“为人而创、为城而创、为桂阳发展而创”,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入选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城市,顺利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县评审验收,古郡蓉城蝶变升华。

由“乱”到“治”市场文明之变

菜市场就像是一座城市的素颜照,在这里往往可以了解这座城市的原生态面貌。6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桂阳县五云观农贸市场,这是一栋崭新的市场综合大楼,进门口设置了公平秤、雨伞等便民设施,还可提供蔬菜残留农药检测。

走进市场内部,水果区、蔬菜区、水产区,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商品码放得整齐有序,宽敞的过道干净整洁。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扫干净、摆整齐、守秩序、讲文明’!” 县委书记彭生智在全县文明创建工作调度会上强调。菜市场的美丽素颜由此展现。

五云观农贸市场位于桂阳县城中心繁华地段,以前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的现象司空见惯,严重影响着市容和市民出行,更留下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为此,桂阳县投入7200万元对五云观农贸市场进行提质改造,2018年12月,五云观综合市场正式启用。通过修建市场综合大楼、科学规划摊位、建设停车场地、设置自产自销点等举措,使得原本“脏乱差”的菜市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以前买菜的地方污水横流,每次都得踮着脚尖走。现在好了,市场和超市一样干净。”家住五云观农贸市场附近的市民李娟提起市场的新变化,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

周琴在五云观农贸市场经营蔬菜生意,已有10多年。她告诉记者原先蔬菜都是随意摆放,为了吸引顾客眼球,有些甚至还用纸箱摆在过道上。但现在货品摆放有了新规定,管理员全天都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商贩逐渐养成了好习惯。

“不仅如此,市场里到处贴有文明集市创建的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也在滚动播放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关内容。我一个菜农天天看,也想为市场文明出份力!”周琴笑着说。

菜市场环境秩序关键在于商贩,想让他们配合工作,只用制度约束远远不够,还要依靠人性化的管理。该县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市场内广泛开展“诚信经营示范户”“星级经营户”的培育和评选,极大调动了广大经营户守信守法意识,增强了经营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职业道德理念。市场投入使用一年以来,舒适的环境、良好的市场秩序得到市民一致点赞。

五云观农贸市场只是桂阳加强市场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桂阳投入500万元,对城区一市场、二市场进行提质改造,对东塔市场、龙潭市场等多个农贸市场进行基础设施改善,抓好群众“菜篮子”工程。

曾几何时,在桂阳县一市场、二市场片区,都有颇具规模的“马路市场”,各种交易货品挤满马路两边,肉类、蔬菜、水果,甚至鸡笼、鸭笼占据了人行过道上仅有的一点空间。马路市场带来一系列危害:购物高峰期拥挤不堪,烂菜叶、瓜果皮随意丢弃在路面,街道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环卫工人每天都“措手不及”。

市场提质改造后,不但商铺经营规范了,购物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商户积极入驻。根据不同的需求,该县还在市场规定范围内划线设置临时安置点。“马路市场”的取缔并未耽误果农、菜农的销售,哪怕卖几斤自种小菜的大婶也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人行道和马路恢复畅通,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由“堵”到“畅”交通秩序文明之变

治堵必先治乱,治乱必须重拳。去年6月份以来,桂阳持续开展全县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攻坚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共分为十个小组,分别由公安交警、城管、交通运管、农机、辖区乡镇(街道)等共同安排精干力量组成。各小组认真分析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采取设立固定检查点与流动稽查相结合的模式,加大重点路段、时段管控,严查酒后驾驶、无牌无证、超员超载、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逢车必查、逢违必究,交通违法零容忍,一个前所未有的城市交通秩序整治氛围和严管态势迅速形成。

家住环城西路的李先生,每天都要经过芙蓉西路路口,专项整治开展后,李先生认为这是一次交通秩序“突击行动”,刮一阵风就会过去。一个多月过去了,他骑着电动车途经路口时每次都发现交警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牌照、劝导违规现象,他才认识到:“真没想到,我骑了9年电动车,这次整治力度这么大。”

据统计,整治以来,全县暂扣摩托车(含电动车)3560台,查处酒驾173人次,行政拘留39人次,整治攻坚取得了明显效果。

为保障交通畅通,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桂阳创新方式,实施城市道路微循环建设和提升城区主次干道交通标线,以分解主干道交通压力,规范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各行其道,保障道路畅通。由于县财政紧张,这一规划多年来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面对有关部门提出的困难,县委副书记、县长朱阳辉三次现场调度城区文明创建工作。朱阳辉表示,只要文明创建需要的,再困难也要想办法改善投入。并当场拍板,从紧张的县财政中挤出1000万元,用于城区交通设施的改善。

很快,城南幼儿园、五云观井、金叶广场等地周边道路经过“微循环建设”改造后取得良好成效,城区所有主次干道交通标线改善一新。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经常堵车。特别是下雨期间,很多人都不愿意往这里走。”城南幼儿园旁的城市微循环道路建设路段是体育路与向阳路的连接段,路宽仅有两车道,路段内又有一个幼儿园,人流、车流量极大。附近的商户廖小强告诉记者:“现在好了,通过‘微循环建设’不但路填平了,道路也从双向通行改为单向通行,周边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向阳路与体育路的交通状况。”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迅猛增长,停车秩序也成为交通文明的一个重要难题。据调查,桂阳县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8万辆,其中汽车类已达到5.6万余辆。去年,桂阳进一步规范城区车辆停放秩序,对翡翠路、园艺路、五云观路等城区主干道实行机动车限时停放管理。对城区设置不合理的泊位进行清退,并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设泊车位,让城区泊车位的规划、设置和使用符合道路交通要求,贴近民生需求。其次,在城区主次干道增划摩托车泊车位886个,有效规范城区人行道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

为了倡导市民文明、安全出行,桂阳向社会招聘60名文明交通劝导员,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才能正式上岗。他们站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身着绿色的马甲,手拿文明劝导旗,对市民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为城市交通文明贡献一份力量。并通过未成年人文明出行“两不乱”(不乱穿马路、不乱扔垃圾)、文明驾驶“一让两不”(礼让斑马线、不闯红灯、不乱停乱靠)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桂阳交通秩序全面改观。

由“污”到“净”城市卫生文明之变

走在桂阳县步行街、芙蓉东路、欧阳海路等路段,经常可以看到戴着红袖章、穿着红马甲沿街清扫的工作人员。

“卫生清洁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桂阳县创建国家标准城市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华东介绍,桂阳依托城区网格,将综治、创文、创卫三项工作一并合入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一名网格员,每个网格都确定了一个县直单位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帮扶,充分发挥了网格作用,人人成为清扫员。

每到周五创文日,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实行值班制度,安排干部职工、社区网格员、志愿者进入责任路段和帮扶网格打扫卫生、捡拾垃圾。同时,推行在职党员“双报到”,八小时内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到联系帮扶网格开展服务活动,八小时外以个人为单位到所居住小区开展卫生清扫等服务活动。维护创建成果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城区很多老旧小区,一些人经常把大型的柜子、沙发随意丢弃在背街小巷。废弃的家电因为无人管理,对环境产生了危害同时也大大压缩了巷子通行空间。”胡华东告诉记者,实行网格化管理后,清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大到家电、小到果皮纸屑都被清理干净,帮扶单位责任人做了环卫工人难以解决的工作,全县60多处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得到了有效清理,80%的牛皮癣得到了铲除,70%的旧楼道被重新刷白,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

家住百花社区的陈女士说:“我家附近的巷子里,一些老旧垃圾堆积了很多年。如今被彻底清扫干净,连巷子里的空气都变得清新了,多年的老慢支也很少发作了。”

桂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为重,不断加强城市卫生治理。将城区的清扫保洁和清运等工作分区域外包给5家专业保洁公司,实行三级考核机制,以“企业打擂台”的形式,按照“定等级、定标准、定人员、定处罚”的细化管理,设立“环卫监督岗”,确保道路清扫保洁达到“五净五无”标准。并引进数字化环卫管理平台,以智能化手段实现环卫车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

桂阳又常态化开展“大整治、大拆违、大清扫”攻坚行动,先后投入超过20万余人次对市政设施、经营秩序、交通秩序、建筑工地、户外广告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在上百次的攻坚行动中,全县共整治马路市场、流动经营、占道经营3000余处,拆除各类户外广告2000处,拆除各类私搭乱建8万余平方米。

桂阳还积极开展“增花添彩、增果添香”城乡绿化攻坚活动,如今桂阳县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7.51%、42.2%和16.33平方米,城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由“浊”到“清”群众文明素养之变

志愿者和好人是文明创建的排头兵。4月8日,桂阳县好人协会志愿者一行10余人,将600斤爱心大米送到荷叶镇18户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以及贫困户手中。老人们拿着沉甸甸的大米,个个笑地像孩子一样开心。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这是桂阳县打造“志愿之城”最真实的写照。一个个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就是奔走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桂阳县是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张春梅介绍,该县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将10万元志愿服务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投入30万元成立桂阳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了蓉城志愿者协会、古郡志愿者协会、好人协会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古郡志愿者协会长期活跃在志愿服务第一线。谭宜达是古郡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也是一名有着8年志愿服务经历的老志愿者。他告诉记者,古郡志愿者协会实行会员编号制,每新加入一名志愿者就增加一个号码牌。

“2011年刚进入协会时,只有不到15人。而如今,协会编号的成员已达1200多人。”谭宜达表示,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桂阳县志愿者服务热情在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服务他人的意识。

志愿者肖艳红说,过去周末没有事就与左邻右舍打打字牌、麻将,现在基本上每周末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我的许多邻居们也从打麻将等不良嗜好中解脱出来,慢慢加入到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中。

桂阳县积极引导志愿者参与贫困户农产品助销、文明劝导、爱心送考等行动,打造了“我为大家巡一夜”、邻里守望“百米服务圈”、“百座戏台千场戏”、“关爱抗战老兵”等品牌服务活动,广受群众好评。

桂阳县还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化、医疗卫生、法律、环保、消防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并以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为媒介,开辟了“志愿服务”专栏,推进文明实践理念深入人心。

目前,桂阳县各单位、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组建文明实践主题志愿服务队700余个,全县注册志愿者已达13万余人。去年,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形成人人“争做志愿者、参与新实践”的生动局面。并涌现了11名中国好人、24名湖南好人、9名郴州好人和上百名桂阳好人,好人之多在全市排名前列。

持续的文明创建带动了群众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桂阳悄然出现了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生发出要我创到我要创的认知嬗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久正说,文明创建也极大地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广东智能家居、上海电气等全国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桂阳工业园,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我们相信,在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桂阳的文明创建之花一定能结成硕果。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欢乐谷游玩攻略网桂林旅游网考研培训网蘑菇街女装资讯网围炉煮茶官网十二生肖起名网玉门关旅游攻略浴霸品牌网桌球台球运动网今日秦皇岛奶茶加盟网交换人生电影网剧本杀剧本网体育资讯网韦尔股份A股
郴州新闻头条网-湖南郴州新闻头条昨天、郴州新闻网今日头条最新消息、湖南郴州新闻头条昨天天气预报、郴州高椅岭风景区、郴州新网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重磅郴州今日新闻、郴州东江湖旅游攻略。
郴州新闻头条网 61122.cn ©2022-2028版权所有